鸡西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黑龙江的高校变迁史,靠什么实现逆袭 [复制链接]

1#

地处北国的黑龙江省,也是学府重地,以一曲异域风情的《红莓花儿开》,吸引了无数青春学子,这里共有80所高校,其中本科大学39所,位居国内高校数量第18位。

黑龙江的双一流大学有4所,分别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和东北林业大学。从名字上可以感觉出,这里的高校要么冠以“东北”的辽阔,要么浓缩“哈尔滨”的风情,很少有冠以“黑龙江”的高校。

黑龙江的高校,当初命名自然都有着历史传承和构成特色。但在后期几次更名大学期间,这里的大学要么选择冠名“东北”,比如当年大庆石油学院更名为东北石油大学。要么选择了哈尔滨,比如哈尔滨医科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等,都直接弃用了“黑龙江”的前缀。

原因可能很多,但有一点就是“简称”容易“黑化,冠以“黑”字容易误读,而且显得很不气派。毕竟叫作“黑石油”“黑师大”,也不太好听。

有的学校在意,有的学校则喜欢。黑龙江以省份命名的高校数量虽少,但还有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科技大学和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三所大学。

“黑大”这个简称并不奇葩,这个学校的转型才是“奇迹”。与其他省份综合大学不太一样,黑大长期是外语学院,其前身是年成立俄文队,年由哈尔滨外国语学院更名黑龙江大学,以俄文优势为特色,形成全国高校独树一帜的对俄办学特色。

至今,黑大仍是黑龙江省唯一入选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高校,其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仍获评其唯一的A类学科,也是教育部与黑龙江共建的综合性大学。

现在的黑大在保留传统外语优势基础上,设有30个教学院部,拥有本科专业8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6个,化学学科、材料学科、工程学科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成为黑龙江省学科门类最全、专业覆盖最广的大学。

“黑科技”的简称并不神奇,这里曾经的“黑金”才叫霸气。黑龙江科技大学也在哈尔滨,这所大学原本是鸡西煤矿学校,年复建本科教育时名字为鸡西矿业学院,当年隶属于原国家煤炭工业部。

因为辐射鸡西、鹤岗和哈尔滨三地,考虑到省域特点突出,年改称为黑龙江矿业学院。年这所大学随着煤炭转型,更名为黑龙江科技学院。

后期学院提升为大学的更名过程中,这所大学原本想改为“东北科技大学”,毕竟因为煤炭风光了很多年,况且那个时候科技大学也比较“时髦”。

有些时候,欲望不能太大。这所学校又想坐拥东北,还想提升大学,有些想得太美了,遭到了东北同僚的抵制和反对,因为你把“东北”用上了,别人还怎么用呢?

于是最后“东北”的牌子没有挂上,只把学院换成了“大学”。年的春天,哈尔滨还在雪花飞舞,这个大学在一片羡慕嫉妒恨的眼光下,挂上了黑龙江科技大学的牌子。

叫就叫了,还能咋地,反正是升级大学了。目前的黑科技以工为主、以矿业为学科专业特色,是黑龙江与国家应急管理部共建高校,建有“煤矿事故应急救援与影响控制”博士特需人才培养项目,被誉为“煤炭工业的脊梁”。

“黑中药”的简称无法出口,这里的药箱曾是黑土地上招牌。这所学校原来是黑龙江省的中药进修班,兼并了牡丹江卫校而成,目的是推广中医学科,后来一直沿用这个名字,且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当年写有黑中药大学标识的药箱,曾是赤脚医生的行医资格证。

目前为黑龙江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为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下设16个学院、14医院和70个实习基地,设有27个本科专业,共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位居全国中医药院校前列。

该校设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药学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目前中药学学科排名并列第一、中医学学科排名并列第四,成为全国获评“A+”学科的三所中医药院校之一。所以,这个名字是一副招牌,改不了。

这样的简称尴尬吗,考上了就是风景,去不了就是谈资。可能还有其他高校的“简称”,更意思,欢迎补充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