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黑龙江鸡西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高启民深入 [复制链接]

1#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提出了党的二十大主题,回顾总结了过去5年的工作和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阐述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等重大问题,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和实践路径,就未来五年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制定了大政方针、作出了全面部署,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单独把法治建设作为专章论述、专门部署,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法治工作的高度重视。从政治意义上看,这进一步表明和宣示了我们党矢志不渝推进法治建设的坚定决心,彰显了我们党不仅是敢于革命、善于建设、勇于改革的政党,更是信仰法治、坚守法治、建设法治的政党,是我们党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政治宣言。从理论意义上看,这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化了对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规律、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规律、人类社会法治文明发展规律的认识,是我们党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纲领性文献。从实践意义上看,这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新时代党和国家工作布局,表明了将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治理方式。政法机关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党委政法委员会是实现党对政法工作领导的重要组织形式。鸡西市政法机关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打造“公平正义之城”这个中心任务,充分发挥法治作用,奋力推进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鸡西。

一、深化学习宣传,在强化思想理论武装上下功夫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全市政法系统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个牢牢把握”和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的重要要求,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

(一)抓实学习贯彻。要原原本本、逐句研读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修改后的党章,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准确把握核心要义,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各级政法机关要精心安排、周密部署,认真制定学习计划,采取中心组学习、专题报告会、集中宣讲辅导等形式,迅速掀起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主要领导要带头学、带头讲、带头干,发挥好表率作用,以上率下,推动政法单位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使广大干警都能准确把握和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做到真懂真信、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知行合一,真正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

(二)抓好宣传教育。全市政法单位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形成浓厚氛围。要制定详细宣传计划,充分发挥“两台一报”“两微一端”等媒体的作用,推出一批联系政法工作紧密的学习体会文章和生动鲜活报道,主要领导要带头宣讲,班子成员要主动宣讲,全体干警要全员参与,全面展现全市政法机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良好风貌。

(三)抓深学以致用。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十九大报告精神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密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黑龙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法工作系列重要论述紧密结合起来,与“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结合起来,与执法司法服务提升攻坚行动结合起来,统筹抓好贯彻落实。要密切联系政法机关工作实际,紧密围绕政法干警思想实际,坚持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政法工作,凝聚广泛共识,务求取得实效。要抓紧今年最后两个月的时间,对标对表,全面梳理,推进各项工作“晋位争先、争创一流”。

二、把握科学方法,在指导政法工作实践上下功夫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产生的理论结晶,是推动新时代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科学指南。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真正学通弄懂,切实用党的二十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一)深刻领会过去五年工作和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重大意义,更加忠诚拥护“两个确立”。报告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概括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任务3件大事,从16个方面总结了非凡十年的伟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前所未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前所未有,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前所未有,全面从严治党带来的新气象新局面前所未有,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前所未有,新时代十年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政法机关作为党绝对领导的纪律部队,必须深刻认识“两个确立”是时代的呼唤、历史的选择、人民的期盼,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做到时时忠诚核心、事事紧跟核心、处处维护核心,使维护核心成为思想自觉、成为党性观念、成为纪律要求、成为实际行动,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更加坚定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报告提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强调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做到“六个坚持”。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让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在法治鸡西建设中充分彰显。

(三)深刻领会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更加明晰政法工作方向定位。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要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立足于“晋位争先、争创一流”,奋力推动全市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鸡西、法治鸡西。

(四)深刻领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部署,更加有为续写鸡西发展新篇章。报告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两步走”的战略安排,明晰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任务,涵盖“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方略更加完善、发展目标更加明确、发展内涵更加丰富、发展道路更加广阔。我们市委政法委要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按照市委创建“十个城市”部署要求,全力抓好平安中国示范市创建工作,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贯穿平安鸡西建设的全过程各方面,为鸡西高质量跨越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五)深刻领会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要求,更加自觉锻造过硬政法铁军。报告对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全面部署,充分体现了党中央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展现了一以贯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彰显了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历史自觉。我们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牢记“三个务必”,永远保持赶考的清醒和谨慎,持续推进全面从严管党治警制度化常态化,努力建设一支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政法铁军。

三、忠实履行职责,在打造“公平正义之城”上下功夫

党的二十大明确了新征程新任务,全市政法单位要提高站位、找准定位,锚定目标、踔厉奋发,围绕建设“公平正义之城”的目标,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一)运用法治有效服务经济发展。坚决贯彻“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结合“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深入推进执法司法服务提升攻坚行动,深化落实政法机关服务和支持非公经济发展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宜商宜业的优良法治环境。要着力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依法加强企业产权司法保护,贯彻少捕慎诉慎押司法政策,激发企业市场主体创业创新创造活力。要大力推进执法司法服务提升,组织开展政治教育、警示教育、英模教育等活动,持续深化“六大顽瘴痼疾”整治,以整改有案不立、压案不查、有罪不究“三个问题”和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为重点,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司法。要深入践行“办事不求人”承诺,巩固“打官司不求人”十大行动成果,推动“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提档升级,有效整合政法公共服务资源,共同搭建运用政法云公共平台,切实打通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二)运用法治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坚持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要推动完善和落实党领导政法工作的制度机制,推动政法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要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推进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和责任体系改革和建设,加快构建科学合理、规范有序、权责一致的执法司法权运行新机制,不断提升执法司法质效和公信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要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更加注重系统观念、法治思维、强基导向,推进依法治理,努力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三)运用法治有力维护安全稳定。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充分发挥政法机关依法化解社会矛盾、打击预防犯罪等方面职能作用,有力维护社会稳定,确保政治更安全、社会更安定、人民更安宁。要运用法治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坚决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要运用法治化解社会矛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力推进市县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服务中心实体化运行,实现社会矛盾调处“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法治保障的力度和法律服务的温度。要运用法治维护公共安全,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依法严厉打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违法犯罪,提升对重点行业、重点物品、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水平,着力解决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突出问题,坚决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清除所有标记清除选中的标记错误类型无错字-写作(在线版)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