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去参观渤海上京遗址博物馆,单从名字看,我还以为是指渤海地区,
进去之后,才发现是一个古代少数民族*权渤海王国的博物馆。
我不认可官方的讳莫如深,
把渤海国上京改成渤海上京,很奇怪。
两百多年的渤海国,虽说大部分时间是羁縻*权,
无论是唐中宗下旨封为郡王的郡国,还是唐代宗下诏升格渤海为国,都是从官方承认了其国的性质。
另外,在渤海郡王册封之前,以及唐王朝灭亡之后的若干年,渤海国甚至是脱离于唐羁縻*权而独立存在的王国。
何况,这个国度,已经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一千多年了,有什么好避讳的呢。
另外,
我在写此文还是自作主张地把渤海国前面加一个“唐“字,
也可以说,海东盛国是大唐盛世时期的海东盛国,渤海国之盛,离不开大唐之盛。
也正是依托于羁縻*权的庇护,渤海国才能长期安定,也正是借助大唐的盛世,渤海国才能成就二百年的繁荣。
大唐的*事虽然从来没有征服过它,甚至唯一有历史记载的一战还是大败给了它,
但是大唐的盛世之*治、文化、艺术却把它完全征服或者说同化了。
我想,这才能称得上真正的大唐盛世吧。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这样的盛世能有几个呢?恐怕也是屈指可数吧,要说大拇指,仍然属于大唐,感叹之。
先大概回顾一下:
武周时期的契丹首领李尽忠发动的营州之乱。
女皇很快把契丹叛*给平定了,契丹叛*的小弟大祚荣父子一支队伍却拒不接受招安,大祚荣的父亲病死了。
接班的大祚荣可谓有勇有谋,竟借助天门岭有力地势,大败武则天的周*。后来,自立为王建立渤海国的前身震国。
后来,突厥又与武周反目,契丹联合突厥,因此而阻断了中原通往东北的交通道路。
武则天短时间虽然想管,无奈鞭长莫及也管不了。
此后的七八年间,武则天听了狄仁杰的谏言,弱化边疆,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中原的治理上,以巩固一代女皇的*治稳定。因此,震国与武周也井水不犯河水,相安无事。
直至,唐中宗李显的年复辟成功,也就是年,大祚荣向大唐称臣,这几乎是李显复辟之后做的第一件事了,为何如此匆忙而顺利呢?
要说大唐与渤海国的最后的一战,大唐可是惨败,直到之后若干年,女皇也没有能制服渤海国,为何李显,这位被称为唐王朝乃至中国封建史上最窝囊的皇帝,一上任,就把事儿给办得妥妥的呢?
至于最窝囊的唐中宗李显,本不想说,还是忍不住,你们也别拦我!哈哈。
我觉得不特别说一下他显不出招抚大祚荣这事办的跟他的能力有多大的反差。
唐中宗李显,在两位皇兄李弘与李贤一死一废之后,幸运地被娘亲武则天立为太子。
继位刚当上皇帝没几天,就被老婆怂恿提拔老丈人,结果激怒了老娘,直接被废黜,流亡到神农架当了15年野人,皇位才坐了55天没坐热就换来15年的野人生涯,真是……
武则天然后又被狄仁杰的谏言(狄仁杰这么抢戏,躲不开了)说服,时来运转,回来重新被立为皇太子。
话说重续母子情深好好继位就算了,结果不知道是他等不了还是其他人等不了,搞了个神龙*变(好威武的名字,再威武也是谋反啊)提前逼女皇退位。
李显当上皇帝后,老婆韦后就成了国家第一夫人。本该此时韦后就应该是风光无限的时候了,可以随同夫君出访国家,周游世界。
可是,谁料想,这个韦后也不是个省油的灯,放着好好的第一夫人不当,却开始蠢蠢欲动,坐不住了。
首先是开始了暗箱操作,安排韦氏家族进入了朝廷的中央机构,编制自己的关系网。
而且更为吐槽的是,她还和女儿的亲家武三思暗度陈仓,爱上了武三思,和武三思恩恩爱爱,卿卿我我,将武三思做为自己的爪牙,并且给李显戴上了一顶大绿帽子。
本该说李显经历了母亲,老婆的折腾之后,已经身心疲惫了。可是,自己那个不省心的女儿又出来搅局,让李显疲于应付。
安乐公主是李显的第七个女儿,也许是继承了母亲的基因,她也喜欢玩弄权利。
于是,公主就向老爹撒娇,要求老爹封自己做皇太女。女儿如此荒唐的请求,老爹李显肯定不会答应。
安乐公主一看自己愿望没能达成,就对自己的父亲心怀怨恨起来。
任性娇惯怀来的孩子自然会做出坑爹的事,而且坑爹坑得好惨,最终要了老爹的老命,做了“逆子”。
按照《唐书》和《资治通鉴》的记载,公元年,韦后与安乐公主合谋,在一天中午给唐中宗送了一个有*的馅饼,中宗吃完后,当天便*发身亡。
李显这皇帝当的,一生就败在三个最亲密的女人手里。
被老娘来回耍,被老婆戴绿帽子,最后竟被老婆和女儿一起*死了。
简直了!也是没谁了!真是窝囊死了!还不如一辈子在神龙架好好地当一个野人。
唾沫横飞八卦了唐中宗半天,还是回到了唐中宗李显办的招抚渤海国这件靠谱的事。
这件事其实经历了唐中宗李显和唐玄宗李隆基两代皇帝。
唐朝与震国国王大祚荣的*治接触始于唐中宗景龙元年(年),也就是李显刚重新当上皇帝的时候。他派遣张行岌入震国抚慰。
唐中宗派遣使臣与大氏*权接洽的原因,大致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考虑。
一方面,期望大祚荣与唐朝共同牵制并扼制突厥;
另一方面,营州之乱时,孙万荣反叛的直接指向并非李唐王朝,而是武周的僭越,甚至明确提出“何不归我庐陵王”,要求还*于被武周废黜的唐中宗李显。
显然,在*治宣传上,孙万荣等契丹人是站在拥李反武的立场上的。
故而,在李显重新执*之后,唐朝与震国有了接触的前提,甚至于,大祚荣对于李显这个皇帝或者说李氏皇权是忠诚的,只是跟篡夺天下的女皇不对付(大祚荣兴许有东北的大男子主义思想吧)。
从李显方面说,他对喊出“何不归我庐陵王”的大祚荣甚至是感激的。
大祚荣又为什么一改之前对待女皇的态度,爽快地接受了唐中宗李显的招抚呢?
我想除了刚才上面所说对于李氏皇权可能是忠诚的推测以外,也是他权衡各种因素的明智选择。
武周时期在女皇执*期间,*通人和,也初露盛世之气象,大唐的疆域辽阔,实力雄厚,大祚荣也得掂量自己的实力。
大祚荣对唐中宗遣使之举作出积极回应,马上派其子大门艺入唐充当质子。
官方说是入侍,留为宿卫,实际上是去留学全面学习唐朝的*治文化艺术等等,此后这种王子赴唐留学方式一直延续了一两百年,直到出现了一首著名的记录这一现象的诗:《送渤海王子归本国》,等一会儿最后再讲。
话说回来,李显再度登帝初期,由于唐朝刚刚完成朝*从武周至李唐的回归,内部的*局尚不甚稳定,唐朝没有足够精力将边疆事务处理得更为周到细致,对于大祚荣的封赐也一直搁置。
直到唐玄宗李隆基发动*变,铲除了唐内部*敌,稳固了李氏的执*地位,才又将大祚荣*权问题重新提上日程。
也就是在唐玄宗年继位的第二年,就赶紧遣臣前往震国,拜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从此,大唐开启了开元盛世,渤海国也走进了海东盛国的历史旅程。
再说到为什么我在渤海国前加唐字,称唐.渤海国?
渤海国与唐朝虽然保持着宗藩关系,但也有很特殊的自主性。
唐朝设立“押新罗渤海两蕃使”,将新罗、渤海人一同列入外国人参与的宾贡科,唐德宗、唐文宗时曾下诏“中国人不合与新罗、渤海外国人交通买卖”,这些事实说明了唐朝把渤海国看作是与新罗等同的“外国”或“蕃国”。
但渤海与新罗不同的是,渤海不用唐正朔,有自己的年号,甚至自尊为“皇上”、“圣人”,新罗碑铭与文献中多自称“大唐新罗国”、“有唐新罗国”,而渤海的文书中则尚未发现这种辞句。
可见渤海比起新罗具有较强的自主性,渤海与唐朝关系的亲密度、在大唐天下秩序中的地位也稍逊于新罗。
但这并不能改变渤海国在*治上从属于唐朝的事实,只能说渤海国具有对内和对外的二重性,对内是自主的,而对外尤其是对唐则是藩属国。
最初渤海国被编为唐朝的一个都督府(忽汗州都督府),其君主只是郡王,名义上是唐朝辖下的地方羁縻*权。
年唐廷诏令渤海为国,但仍是大唐帝国册封体制下的一个附属国,并始终履行包括朝贡、朝觐、贺正、质子入侍在内的各项藩属义务。
在中原文明的强有力影响下,渤海*权迅速完成了封建化的进程,各项制度仿效唐朝,其职官制度:中央置有三省、六部,七寺等机构;
地方上则有诸京、府、州、县等行*区划的建制,最盛时置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及一百数十县。
*事上也仿唐十六卫制,后期还有左、右神策*及左、右三*等编制,兵员最多时达数十万。
渤海国可谓是大唐文化的铁杆粉丝,渤海国的王城上京龙泉府几乎是完全仿照唐长安城而布局的。
↑渤海国上京龙泉府平面示意图
↑唐长安城平面示意图
由于社会相对安定,铁器在生产中大量使用,加以受中原先进生产技术的影响,渤海的社会经济有了显著的发展和进步。
尽管一些边远的区域仍以渔猎及采集为业,但五京周围及南部、西南部等重要地区都得到了迅速的开发。
随着经济的发展,涌现出一批新兴城市,至其末年已有一百余座,其中上京城周长三十二里,建筑宏伟壮丽,形制模仿长安,为当时东北最大城市。
文化教育也有很大发展。渤海不断派遣诸生到长安太学“习识古今制度”,其文字使用汉字,在五京周围等发达区域,以中原教育为模式,自上而下地建立了较为系统的教育体制。
无论是儒学、宗教、文学、音乐、歌舞、绘画、雕塑以及科学技术等等,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涌现出一批著名学者、文学家、艺术家、航海家等。
↑渤海国上京龙泉府宫城复原建筑立面示意图
其中如大诗人裴曾被日本的同辈尊称为诗坛的“领袖”;王子大某则以“佳句在中华”而博得晚唐著名诗人温庭筠等人的称颂。
儒家思想成为渤海社会中的统治思想,中原的佛教在其境内各地得到广泛传播。
在生活习俗方面,除保持固有的传统及因袭高句丽、契丹的某些旧俗外,还积极汲取来自中原地区的新因素,从而导致了起居行止、饮食服饰以及丧葬喜庆、体育娱乐等许多方面同汉人逐渐接近并趋向一致。
凡此种种,都促使渤海与内地间形成了“车书本一家”的关系,海东文化也作为盛唐文明的一个分支而在中华民族的开发史上占有重要一页。
↑渤海国上京龙泉府建筑构件文物
多年的时光中,尽管也曾出现过矛盾、争端,并在大武艺时期爆发了一场战争,但从总体来看,亲睦友好才是唐渤关系的主流。
唐渤贸易主要是以朝贡贸易的形式进行的,渤海向唐朝派遣朝贡使团次,向后梁、后唐派遣使团各5、6次,每次都会得到唐廷大量“回赐”。
渤海国深受唐朝影响,采用唐朝的*治*事制度;经济上则积极引进中原地区的先进农业技术,社会经济显著发展,同内地贸易岁岁不绝;同时广泛吸收唐文化,派遣大量留学生入唐学习,通过文献可确认的渤海留唐学生李居正、朱承朝、高寿海、解楚明、赵孝明、刘宝俊、乌炤度、乌光赞、高元固等,乌炤度等人还登唐宾贡科。
所以说,渤海国海东盛国的光辉,也是大唐盛世的荣耀,因为也就应了诗人温庭筠那句著名的诗: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
从诗人温庭筠《送渤海王子归本国》的著名诗篇也可以看出渤海与唐朝的亲密关系和交融状况。
送渤海王子归本国
温庭筠唐
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盛勋归旧国,佳句在中华。定界分秋涨,开帆到曙霞。九门风月好,回首是天涯。
↑笔者摄于渤海上京遗址博物馆
诗开篇就说,虽然内地与边疆相隔甚远,但唐朝与渤海在文化上属于“一家”。这指出了双方文化上的一致性。
既然文化“本一家”,那么,双方就不会因为地域不同而影响精神上的联系。首联是临别时的劝慰,也表达出双方间的厚谊深情,特别是唐人对东北边疆渤海人的情谊。
颔联是对*化素养的赞誉。王子勤奋学习,如今博学多才,载誉而归,值得庆贺;王子美妙的文章、诗句都留在中国,为人传诵,这又是值得称道与感谢的。
颈、尾联两联诗笔折转,想象王子归途情况及归国后对长安内地的思念。越过赤岭界碑,顺着东流江水,王子扬帆直进,向朝霞曙光出现的东方故国驶去。
“曙霞”暗含着对“海东盛国”的赞美。王子到达本国后,追忆在长安时的美好生活,定然会回首遥望,可那时已天遥地远,各在一方了。
尾联透露出送行者依依不舍之情,于此可见篇首的劝慰,不仅含有王子的眷恋惜别之情,而且更有送行者本身强作笑容的离愁别绪。
此诗语言清浅朴素,感情色彩浓郁,是一首较好的赠别诗。
作为我国各族人民之间亲密交往的历史记载,此诗更有其独特价值。
尤其是这首反映了一个重要史实:当时渤海国重视学习、吸取中原文化,以至于中原文化渗透融合进渤海文化的各个方面。
所以我想,把渤海国前面加上荣耀的“唐”,对于两个盛世王朝来讲,都是贴切的。
在今天的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里,还完整保持着一件国宝级的唐代的建筑构件,石灯幢,6.6高的石灯幢,你可以想象一下与之匹配的当时的上京龙泉府里高大壮观的唐式殿堂,能有多大?
也遐想一下这个海东盛国往日的荣光吧。
↑笔者与高大的石灯幢合影
话说历史总是盛极而衰,好像是难逃的魔咒,渤海国与大唐共同经历了盛世,为何二百年文明一月间毁之一旦,举国百姓流离失所,请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