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家兴起“改装潮” 专家称可能是无效劳动
北京商业近期响起一片“装修”声:百盛正在汲取欧美、日本的理念进行环境改造,同时进行品牌调整;蓝岛大厦为期一周的调整涉及商品种类、数量和楼层布局,旨在打造全新现代都市百货店;一直做大众品牌的百货大楼引进了一批国际公认的化妆品一线品牌……商场纷纷“动”起来,是否预示着京城商业将迎来新一轮竞争高峰?有商业专家对此给予忠告:莫让升级改造走入误区。 据观察,卷入此番“升级潮”的多家商场,其装修改造主要围绕两个方面:一是购物环境;一是商品品牌。百盛商场在装修设计时采用了多造型的天花板和大量使用亮度高、色温好的灯光;贵友大厦建国门店则决定来一次“重生”:外墙重新粉刷,四面粘贴时尚品牌的大幅海报,让“老贵友”穿上青春时髦的“新外衣”。最为商家看重的则是品牌调整。百盛已增加了很多欧洲、日本、韩国当下最流行的品牌,到2005年初,将完成10%左右品牌的陆续调整。调整后的蓝岛,扩大穿类商品经营面积3000余平方米,引进新品牌100余个,并且在商品品类组合上更加注重系列连带功能。而贵友大厦此次品牌调整除了增加不少化妆品、女装、珠宝饰品的一线品牌,还将扩大羊绒经营面积,打造“京城羊绒品牌旗舰店”,并实现购买、清洗、改款“一条龙”服务。 在采访中,一些商场都坦率地承认“改造是迫于竞争压力”。贵友大厦周边即将崛起新秀水市场,正在兴建的LG大厦和东嘉大厦内部也都有商铺经营,“三足鼎立”之势已不可避免。而百盛商品部副总经理*曙峰更是直言不讳地表示,百盛的改造就是为了要与西单商业街错位经营,“吃掉”金融街上的白领购物群体。 对于众商家的热闹,学者专家则“泼出冷水”。人大商学院*国雄教授说,仅仅靠不断装修寻找出路,正在成为一种商业误区。一些企业不缺人气、名气,缺的是“商气”,商家应根据不同环境、客流、市场定位进行相配套的设计改造,“一通乱改只会适得其反”。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院长兰苓教授则表示,今年年底前中国零售业将全面开放,传统百货业在目前多种商业业态并存的形势下必须要求变。但是在这种升级改造中,一定要注意不要一味模仿、拷贝,应研究消费需求、区域购买力等,形成错位经营,不能一哄而起,否则又会是千店一面,成为无效劳动。(消息来源: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