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扶苏自刎的主要原因秦始皇与扶苏的父子分歧
TUhjnbcbe - 2023/4/13 22:57:00

秦始皇的长子,素有贤良勇毅之名的扶苏,是当时百姓心中储君的不二人选。谁知,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年),一封遗诏被送到上郡:“扶苏为人子不孝,其赐剑以自裁!将*恬与扶苏居外,不匡正,宜知其谋。为人臣不忠,其赐死,以兵属裨将王离......”

诏书上罗列了扶苏与蒙恬的各类罪行,并命他们自杀。为此大将*蒙恬规劝道“今一使者来,即自杀,安知其非诈?请复请,复请而後死,未暮也。”但扶苏只留下一句“父而赐子死,尚安复请!”便撒手人寰了。

从“沙丘之变”中,我们可以窥见皇室*治斗争的残酷与无情,也留给后世对秦王朝无限遐想的可能。但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这位嫡长子的死,与他本身和其父嬴*的为*布局相悖有关。

一、嬴*与扶苏的父子心结

1.父子之间*治思想的冲突

扶苏的仁义之心,时人所知。正是由于扶苏具有仁义之名而未得立,才被陈胜、吴广作为起义借口;恰恰也正是因为扶苏具有儒家倾向,才让十三岁登基、历经风雨的秦始皇忧心忡忡。

“依法治国”是秦国、秦王朝*治文化最显著的特征之一,秦国、秦朝所有的社会、经济、文化、*事制度都建立在有法可依的基础上,其有关规定详细、具体,可操作性强,说明秦的立法、司法制度已相当完备。

秦始皇在治国理念上强调法的重要性,强调以法驭民来维护国家的大一统,然而公子扶苏与其父在这方面存在着重大的分歧。

始皇三十五年,侯生、卢生求仙药未果,于是开始讥讽始皇帝“刚戾自用”、“贪于权势”,始皇听闻此事后龙颜震怒,随即传下命令“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这便是后人皆知的“坑儒”。

而当时皇长子扶苏以“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为由,请求始皇收回成命。

始皇听到他的建议,非但不接受,还在一怒之下“使扶苏北监蒙恬于上郡。”

《史记·李斯列传》有言:“长子扶苏以数直谏上,上使监兵上郡。”陈涉也说:“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可见,扶苏对国家的治理,并不主张纯用法术,而主张包容儒家思想,包容读孔子书的士人,支持儒家思想的传播,并以此稳定天下士子之心。

而法家对人主之“术”、“势”的强调,更何况秦始皇作为一代雄主,为人“少恩而虎狼心”,权力欲望极强自然不容许其神圣权威受到一丝的挑战。

史籍中关于扶苏之死的记载,也可以印证其思想深受儒学的影响。仅仅是一封疑点重重的诏书,便轻易的要了扶苏的命,扶苏的行为符合儒家所提倡的父要子死,子不得不死的要求。也是因为如此,秦始皇才会担心自己死后扶苏登基,背离并改变既定的治国方略。

2.“法家思想”在秦朝时期的统治地位

始皇不满扶苏“主张儒家思想治理国*”的原因还有其二,那就是在朝廷内部,甚至秦人的心中,法家思想已经深入统治阶层的各个环节,绝非一时一日就能改变。

秦自商鞅变法以来,奖励耕战,形成了以*功勋爵为主要晋升通道的社会结构,即便身为宗贵,没有*功也不能够属籍。

历经数代秦王的铁血历练,及至始皇,朝廷“天下累世名贵人也,积功劳世以相传久矣”。秦国能够成为战国纷争时代的终结者,建立中央*权,归六合为一,法家思想功不可没。

然而法家主张“人性本恶”否定人的德行,更认为依靠德行治国绝不可靠,所以强调君主能够熟练的掌握集权和人主之术,依照法律办事,所以有了“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虽然法家思想重视“事一决于法,人主行刑德二柄”,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事决于一法”对人君要求极高。既然君主可以用六反诡使之术以御臣下,臣下就能呈媚惑饰邪之能而匿其私,“上下一日而百战”,如果人主才能不足以行使权术,就难免会为臣下所制。

在这样的*治氛围下,即使扶苏继承了皇位,以“仁”“义”治理国家,未必能驾驭得住朝廷上下*功贵族和官僚的攻势,说不准那天就步入已经灭亡的周朝后尘。

3.郡县制与分封制

秦始皇三十四年,在咸阳宫的一次宴会上,博士淳于越对郡县制提出了不同看法。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博士齐人淳于越进曰:“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

淳于越认为,秦王朝应该效仿殷周实行分封制,以防止*权被篡夺时没有宗室力量相救。但其实比起分封制,秦始皇更中意李斯所提倡的郡县制。

当秦一统后在廷议讨论治国之策“群臣皆以为便”时,始皇帝却力排众议地支持李斯郡县制的主张。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李斯说出了始皇帝心中最想说却不能明示的——中央集权。

在大一统的局面下,帝国的中心已经属于始皇帝一人。君主独裁的本质将不会改变。

反观儒学的追随者,以扶苏为例,大概率是支持恢复周礼的。因为孔子本人也是对周礼秉着十分推崇的态度的,如“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如此一来,就如同明代张居正则说“假令扶苏不死继立,必取始皇之法纷更之,以求复三代之旧,至于国势微弱,强宗复起,亦必乱亡。”

因此,秦始皇对扶苏的思想是抱有非常大的不满的,当时主张以儒法治天下的扶苏,即使继位成功,也不能担当得起帝国的大权。

二、始皇立储的考量

《汉书》载:“秦以不早定扶苏,胡亥诈立,自使灭祀。”后代史家也都认定扶苏应该继承皇位。也有许多研究者认为,如果当时立扶苏为太子,秦也许就能摆脱灭国的命运。

但从现存史料中看,也根据上文所提到的法家思想对人主的要求,就可得知。并不是因为始皇不想立嗣,综合各方面的因素,立储确实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

1.“贬谪上郡”的深意

秦始皇年少时就担起人主的大任,坐在权力顶端三十余年,期间历经无数宫廷权斗。仅见于记载的就有:“八年,王弟长安君反;九年,长信侯嫪毐‘欲攻蕲年宫为乱’;十年,‘相国吕不韦坐嫪毐免’

以此权力心态出发,将公子扶苏发至*中,在某种意义上讲,便有使其远离*治漩涡中心,以求保全之意。

始皇派扶苏去监管30万大*,是事实,这意味着什么?“陛下居外,未立太子,使臣将三十万众守边,公子为监,此天下重任也”,蒙恬一语道破了始皇准备传位于扶苏的心迹。

而且按照始皇对权力极度追求的性格,如果始皇没有将扶苏作为继承人看待,是绝不允许会允许他与“其势足以倍(背)畔(叛)”的蒙恬大将*为伍。

始皇虽然看不上当时扶苏在*治方向的思想,但纵观朝廷上下,没有比扶苏更合适的人选。所以始皇没有在扶苏离开咸阳后,立胡亥为储君,说明在嬴*的心里,这位长子还是有相当大的培养空间的,只不过还需要更多的打磨和历练。

2.秦国继承制对扶苏不利

秦虽然得到关中之地,但受中原文化浸染仍然较少。故秦国历代国君在继承方面,并没有严格尊崇宗法制传统。这一点,根据从秦国历代国君的身份来考察,就可以知晓。

据统计:“襄公建国以后,至穆公以前,共九代国君。计兄终弟继者三人,以次子立者一人,以孙立者二人,不明嫡庶者一人。”

穆公之后,也并没有完全确定严格的秦君主继承制度,更没有“嫡长子继承制”一说。

并且,秦人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治文化传统,《春秋公羊传》昭五年记:“秦伯卒,何以不名?秦者,夷也,匿嫡之名也。”何休注:“嫡子生,不以名令于四境,择勇猛者而立之。”

这里的“勇猛者”并非单指蛮力,更重要的时继承人要有果断的判断力、坚强的意志、勇敢的拼杀,让秦国永立不败之地的君主。

按照秦国选立国君的传统,扶苏虽然为长子,但并不能说明他一定为法定的秦始皇继承人。这就意味着他必须经历历练,才能获取一众*功贵族的认可。

3.无*功或成为扶苏上位的最大阻碍

随着时间的推进,始皇帝青春不再,其统治力也开始疲软。帝国上下的矛盾开始从幕后走向台前。

而在以*功论地位的法家思想影响下,扶苏在未建立功业时被立为储君只会让他成为众矢之的。

这一点从后来“沙丘之变”的伪诏中,赵高一行人对他罪行的指控便有一条“今扶苏与将*蒙恬将师数十万以屯边......士卒多秏,无尺寸之功.....”的无功罪名。

另外,从秦二世继位之后“大臣不服,官吏尚强,诸公子必与我争”的境遇来看,始皇令扶苏监*的深意不言而喻。

三、结语

扶苏的死,令人惋惜。究其根本原因,是他无法从秦始皇炉火纯青的权术中,看清其对国家大事谋篇布局的本意。他没能参透法家思想对中央集权的秦朝起着不可替代的支撑性作用。

在他的身上,还遗留着春秋贵族之风。这样的特质在迷信诈力、上下相疑的法术社会中已时过境迁。所以,他悲剧的结局早已注定,并且在专制社会的体制下,他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参考文献

[1]王豪杰.公子扶苏未被立为皇储原因探析[J].华夏文化,(03):21-24.

[2]余子博.秦亡若干历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DOI:10./d.cnki.ghzsu...

[3]雷依群.论扶苏不得立为太子[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9(05):1-3.

[4]陈晓楠.浅谈公子扶苏为何与王位失之交臂[J].鸡西大学学报,,12(07):-.DOI:10./j.cnki.-..07..

[5][1]司马牧.略论扶苏[J].天津师院学报,(01):54-56.

1
查看完整版本: 扶苏自刎的主要原因秦始皇与扶苏的父子分歧